古树繁花 扮靓首都花园城市
在北京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中,古树名木以独特的魅力,扮靓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它们是古都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、800多年建都史活的见证者,是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,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中轴线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对象,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、文化、生态、科学价值,承载着广大市民的乡愁情思。
漫步在首都的大街小巷、公园故居,随处可见那些历经风雨的古树,它们枝繁叶茂,郁郁葱葱,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。春夏时节,桃红柳绿,百花齐放,绿意盎然。上方山、卧佛寺的蜡梅,颐和园、大觉寺的玉兰,北大、苏家峪的流苏,潭柘寺、通惠河的“菩提”,故宫、北海的古楸,宋庆龄故居的西府海棠,苍郁葱茏。
北京作为名副其实的古树之都,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。这些古树名木不仅分布集中,而且底蕴深厚,地位独特。据统计,全市范围内共有 4 万余株古树名木,涵盖33科56属74种,其中侧柏、油松、桧柏、国槐这四类常见乡土树种的古树,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90%以上。
观花树种有白玉兰、二乔玉兰、杜梨、海棠、西府海棠、丁香、紫丁香、暴马丁香、七叶树、流苏、楸树、梓树、栾树、毛梾、苦楝、文冠果等10 余种,这些古树的数量较为稀少,有的品种仅有数株甚至一两株,弥足珍贵。
它们与繁花相伴相守,不仅为首都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,更为城市的居民带来了宁静与美好。
古黄连木 北京房山区佛子庄乡山川村 武辉 摄
开花的古树
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
古树开花,是大自然的绝美奇观。它超越寻常花开花落的规律,让那些扎根京华、历经风雨雷电的“活文物”再次绽放生命的奇迹,尽显无法言说的生命之美。古树花开,不仅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,更为生命的延续播撒希望的种子,引领更多人探寻古树背后的感人故事与深厚历史。
昔日法源寺的丁香、极乐寺的海棠、崇效寺的牡丹和天宁寺的芍药,曾是京城的四大花事。如今唯有法源寺丁香,吸引着文人墨客纷至沓来,吟诗作对,共赏这春日盛景。
毛梾,为北方乡土树种,但在北京毛梾古树仅有一株,生长于延庆区大庄科乡霹破石村。立夏前后,是毛梾的花季,花开如雪并伴有阵阵清香。
流苏,在北京并不罕见,但达到古树级别的仅有两株,一株在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,一级古树;另一株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园内,二级古树。因四月开花秀丽美观,被称为“四月雪”。
除了这两种,玉兰、二乔玉兰、西府海棠,北京丁香、苦楝、栾树、文冠果等古树每种不足 10 株。
在北京在册的古玉兰树均为二级,主要分布在海淀颐和园、大觉寺、钓鱼台、清华大学及石景山八大处等历史名园。早春三月,玉兰花最先开放,拉开了北京春天的序曲。
据历史记载,乾隆年间颐和园乐寿堂区域种植大量玉兰、海棠等花木,寓意“玉堂富贵”。花开时节,香气袭人,有“玉香海”美称。“英法联军”火烧清漪园,园内所植花木大多被毁,仅有乐寿堂、邀月门两株古玉兰幸存。2018 年,邀月门东侧的古玉兰被评为“北京最美十大树王”之玉兰王。
位于北京西山的大觉寺,以古玉兰闻名京城。现存“四宜堂”北房两侧的墙壁上,留下了末代王孙溥儒于1936年春天的题诗“满天微雨湿朝云,木兰花发破愁新”。寺中的玉兰王,相传为清雍正帝师迦陵禅师亲手种植,树龄近 300年,是北京最古老的白玉兰树。
除了上述两株古玉兰外,还有极为特殊的“二乔玉兰”,它们就是生长于京西潭柘寺毗卢阁前东侧的两株“二乔玉兰”,因其花瓣的颜色为紫、白二色而得名。这两株古树植于明末,树龄已有400余年。玉兰花开,为春季的北京增添了独特的活力。
宋庆龄故居的西府海棠,树龄已经 200 多年。每逢四月上旬到中旬,西府海棠便开花,起初花蕾是粉红色的,随着花蕾的绽放,花色逐渐变浅,最后花朵呈纯白色。宋庆龄生前在海棠花盛开的时候,经常邀请友人来院内赏花。在果实成熟的时候,便制作海棠酱,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品尝。2018年,这两株古树被评为“北京最美十大树王”。
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名刹之一法源寺,始建于唐代,寺内古文冠果树枝繁叶茂,生机盎然。文冠果,又称文官果、状元树,是一种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落叶乔木,其独特之处在于花朵次第开放并顺时渐变为四种颜色,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。在法源寺的墙上留下的诗作,为寺庙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。文冠果的花期在4至5月,这一时期的法源寺更显得花香四溢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。
此外,北京丁香、苦楝、栾树、紫丁香、七叶树等古树,依旧郁郁葱葱,花开正好,共同维护着京城的生机与活力。
系统保护
充分展现“让古树活起来”理念
近年来,北京各级园林绿化部门与相关部门单位紧密合作,积极践行“让古树活起来”的理念,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,成功地将古树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。古树主题公园、保护小区等特色景点的打造,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绿化水平,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好去处。
延庆区大庄科乡霹破石村,作为抗日战争期间的联合政府所在地,拥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旅游资源。近年来,随着古树名木保护和宣传的加强,全市唯一的毛梾古树成为一大亮点,为该村增添了丰富的绿色生态文化内涵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。
在偏远的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村,一株580岁的古流苏树在经过本体保护与修复、试点建设及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点。通过连续举办文化节等活动,成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,让这株古流苏树名扬四海。
怀柔区雁栖镇北湾村的古丁香树也是北京园林绿化保护的典范。这些丁香树被纳入古树名木保护范围,并通过试点建设进一步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。如今,北湾村因古丁香而闻名,成为北京最美的丁香村之一。
北京还深入挖掘运河文化与菩提文化资源,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,传播文化魅力。同时,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,园林绿化部门积极开展古树保护小区和整体生境提升等建设,探索古树保护与公园景观的和谐统一。
在科学研究方面,北京也加强了古树名木基因保存和扩繁工作。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保存了多株珍贵古树的基因,并在基因圃中培育出大量后代。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古树名木资源,还为美丽北京和美丽中国建设增添了亮点。
在北京这座花园城市中,古树以其独特的姿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,为城市添彩,为市民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感动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北京将继续加大古树保护力度,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,推动古树资源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,让古树繁花继续在首都花园城市中熠熠生辉。